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{{word('consent_desc')}} {{word('read_more')}}
{{setting.description}}
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生活/ funselect / 9.04..2025
胖胎車(Fat Bike)顧名思義,就是 配備超寬輪胎的自行車。一般自行車胎寬約 1.9–2.5 吋,而胖胎車多在 3.8–5 吋,搭配強化的車架與避震系統,能在鬆軟、多變的地形保持穩定。
👉 延伸閱讀:〈電輔車購車避坑指南|選購前必知五件事〉
胖胎車最早出現在 1980–1990 年代的美國阿拉斯加與新墨西哥州。當時當地騎士為了在 雪地、沙地、鬆軟地形 中保持穩定,開始改裝加寬的輪胎,逐漸演變成「Fat Bike」這個類別。
然而,早期的胖胎車有兩個問題:
因此胖胎車在過去一直是「硬派愛好者的小圈子」。直到近十年,隨著 電動馬達與鋰電池技術 進步,胖胎車才真正迎來復興。
如今的電動胖胎車,不僅保有「寬胎穩定」的優點,也能靠電力輔助解決「太重、太累」的痛點。
👉 延伸閱讀:〈為什麼一定要選有閃電標章的車款〉
胖胎車 vs 登山車
雖然兩者看起來都有「粗胎+強化車架」,但定位其實差很多:
👉 選擇依據:
👉 延伸閱讀:〈電輔車台灣法規與合法上路必備條件〉
1. 抓地力超強
寬胎在濕滑或鬆軟地面更不易打滑,即使在砂石、草皮、泥濘或雨天,穩定感也比一般電輔車好。
2. 舒適度高
低胎壓與寬胎設計能吸收震動,減少膝蓋與腰部的負擔。對長時間騎乘者,甚至比登山車還友善。
3.全地形適應
河濱、城市道路、砂石小徑、海邊沙地,甚至林道,都能勝任。一車搞定週末冒險與日常通勤。
胖胎車的限制
1.上班通勤族
每天通勤 10–20 公里,走河濱+市區混合路段。胖胎車能提供穩定、安全感,特別適合想兼顧「運動」與「省力」的通勤族。
2.年輕潮流族
把胖胎車當作街拍道具、潮流配件。和 Bread & Boxers 的簡約穿搭或 ROAV 太陽眼鏡搭配,瞬間變身戶外生活風格。
3.親子家庭
假日騎到郊區野餐,胖胎車能承受額外的重量(像是小孩座椅、裝備),穩定性比一般車更高。
4.戶外玩家
露營、釣魚、沙灘愛好者,胖胎車就是能帶你到「一般車到不了」的地方。
5.攝影創作者
需要騎到碎石路或沙地拍攝?胖胎車讓你更容易抵達拍攝地點。
👉 延伸閱讀:〈無閃電標章電輔車的風險與隱藏成本解析〉
Q1:胖胎車和一般電動腳踏車差在哪裡?
A:胖胎車胎寬更大,抓地力與舒適度更好,適合多地形。一般電輔車則更輕巧,適合市區通勤。
Q2:胖胎車會不會太重?
A:傳統胖胎車確實很重,但現在的電輔胖胎車有馬達與鋰電池輔助,日常騎乘並不會特別吃力。
Q3:胖胎車的續航力比一般電輔車短嗎?
A:因為滾阻較大,理論上續航會稍短。但選擇大容量電池的車款(如 acer eNomad-R),一般通勤或週末旅行完全足夠。
Q4:台灣胖胎車合法上路需要什麼?
A:必須具備「閃電標章」(型式認證),才能在公共道路上合法騎乘。
Q5:胖胎車適合女生或長輩嗎?
A:如果選擇電輔胖胎車,女生與長輩也能輕鬆上手。反而因為穩定性更高,對初學者更友善。
acer 在台灣推出的 Predator eNomad-R,專為城市與多地形設計。
👉 延伸閱讀:〈電輔車與胖胎車購車避坑指南〉
acer Predator eNomad-R 現在已可透過 Funselect 官網 線上選購,不論日常通勤還是週末冒險,都能找到適合你的全地形電輔車。